6月20日下午,市委書記金浩會見北京市農科院副院長魯俊豪一行,雙方就鄧州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平臺建設、種子繁育推廣等方面深入交換意見。市領導陳達、鈕鑫、王新堂參加會見。
會見中,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小麥中心主任趙昌平介紹了鄧州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進展情況。他說,鄧州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是京豫科技合作的重要成果,是實施創新驅動、瞄準國際前沿、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行動。2018—2019年度雜交小麥制種面積達到1.5萬畝,打造了腰店、十林、林扒、孟樓、劉集、穰東和南陽市宛城區等多個千畝雜交小麥規?;N子生產基地。通過與鄧州市緊密合作,雜交小麥育種及測試規模擴大2倍,育種速度及效率提高3倍,雜交小麥研發推廣團隊人員及規模擴大3倍,雜交小麥種業科技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向商業化育種的轉型,初步構建了以京鄧合作為代表的“源頭創新在北京、組裝生產在鄧州、推廣輻射在全球”的雜交小麥商業化育種體系,未來鄧州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家雜交小麥制種基地。
趙昌平表示,鄧州是河南小麥主產區,下一步雜交小麥種子生產將以“公司+種植合作社”模式,通過產業依托,帶動鄧州當地現代農業快速轉型,打造高端農業產業發展模式,帶動鄧州農民增收致富,助力農村產業扶貧,支撐美麗鄉村建設。
金浩說,雙方要立足雜交小麥基地項目建設和國家種業戰略高度,加強京鄧合作,發揮好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在技術、政治、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優勢,發揮好鄧州在氣候、區位、土地的優勢,同心協力,共謀鄧州發展,為鄧州群眾致富、帶富作出貢獻,為我國糧食安全、種業安全和“一帶一路”倡議部署提供科技支撐。同時,雙方要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加快推進雜交小麥產業化,努力將鄧州打造成國際一流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交流中心、研發中心。
據了解,北京雜交小麥研究團隊歷經20多年的自主創新,全面攻克了雜交小麥育種難題和產業技術瓶頸,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利用不育系實現雜交小麥商業化的國家。